建筑陶粒为什么里面有泥土

2025-08-18 08:46:29      点击:
建筑陶粒里发现泥土,这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会影响陶粒的性能。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原料本身就含有“泥土”: 这是最核心、最常见的原因。

主要原料是黏土/页岩: 建筑陶粒的主要原料通常是黏土、页岩、粉煤灰、污泥或特定矿渣。黏土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细粒的土壤(泥土的主要成分之一)。页岩也是由黏土矿物压实形成的沉积岩。

2、“泥土”是必要成分: 陶粒生产需要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富含硅、铝)和物理性质(可塑性)的原料。这些原料中的黏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在高温焙烧时会发生熔融、发气膨胀,形成陶粒内部的多孔结构。所以,这些“泥土”成分是制造陶粒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质。/3

3、原料处理不当:

粉碎不充分: 如果进窑前的原料(如页岩块、黏土块)没有经过充分粉碎和均化,里面可能含有较大颗粒的、未完全分散的原始“泥土”或矿物团块。
杂质混入: 在原料开采、运输、储存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混入额外的泥土、沙石等杂质。
焙烧过程不充分或不均匀:
温度不足或时间不够: 陶粒需要在高温(通常在1100°C - 1300°C)下快速焙烧,原料颗粒表面熔融,内部产生气体膨胀形成多孔结构。如果温度不够高、升温速率不合适或在高温区停留时间不够,部分原料颗粒的核心可能没有达到完全熔融膨胀的状态,残留的未充分反应的原料看起来就像是“泥土”颗粒。

受热不均: 在回转窑或烧结机中,如果颗粒受热不均匀,部分颗粒(尤其是位于料层中心或边缘的)可能无法充分焙烧,导致内部或部分区域未完成陶化,呈现泥土状。


江西达人建材有限公司_建筑陶粒批发

4、产品质量控制问题:
筛分不严格: 焙烧后的陶粒需要经过筛分,去除过大或过小的颗粒以及未充分焙烧的废料(其中就包含那些看起来像泥土的未陶化颗粒)。如果筛分工序控制不严,这些不合格的“生料”或“欠烧料”就可能混入成品中。

分选不仔细: 除了筛分,有时还需要人工或机械分拣剔除明显不合格品。

5、成品储存或运输中的污染:

虽然相对较少见,但如果陶粒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管理不善,散落在地面或与泥土混合堆放,也可能导致外部泥土污染陶粒。
总结:
建筑陶粒里发现“泥土”,最常见也最合理的原因是其原料本身就是富含黏土矿物的土壤或岩石(如黏土、页岩)。然而,如果发现的是大量颜色发浅、质地松软、无孔隙的颗粒状“泥土”,这通常是生产过程中原料处理不当、焙烧不充分或筛分不严格导致的未充分焙烧的欠烧品混入了成品。这种情况属于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陶粒的性能,需要重视并联系供应商处理。
售前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旺旺客服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旺旺客服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手机网站二维码